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新能源中大型轎車市場遇冷,這三款車為何難以突圍?

   時間:2025-02-12 15:09:39 來源:ITBEAR編輯:快訊團隊 發(fā)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愈發(fā)白熱化,各大品牌紛紛亮出底牌,力圖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站穩(wěn)腳跟。小米汽車憑借SU7一款車型,在2024年實現了13.5萬輛的驚人銷量,特別是在12月,其交付量高達25815輛,一舉超越了特斯拉Model 3,這場勝利標志著中國品牌對特斯拉的正面挑戰(zhàn)取得了首次成功。

然而,并非所有品牌都能在這場競爭中笑到最后。一些新能源中大型轎車,盡管上市初期宣傳攻勢猛烈,但最終銷量卻令人失望。這些車型未能經受住市場的考驗,逐漸淡出消費者的視線。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一下,這些車型銷量慘淡的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原因。

奔馳EQE,作為奔馳旗下的新能源車型,盡管降價幅度高達18.2萬元,但其在性價比方面仍然顯得力不從心。以2025款為例,雖然外觀時尚,但配置卻不夠豐富。舒適性配置如方向盤加熱、前排座椅通風、柏林之聲音響等大多為選配,智能輔助駕駛技術也落后于其他新能源品牌。續(xù)航方面,其CLTC純電續(xù)航里程為681km,充電速度也較慢,從10%充至80%需要0.62小時。在同級車型中,奔馳EQE的續(xù)航和充電性能并不占優(yōu)勢。

底盤方面,奔馳EQE采用雙叉臂和多連桿的懸架組合,調校上延續(xù)了奔馳家族的風格。然而,在價格相當的情況下,大部分自主品牌車型都配備了空氣懸掛,這使得奔馳EQE在配置水平上略顯不足。如果拋開品牌效應,其47.8萬元的起售價顯然過高,即便降至29.6萬元,與同價位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相比,也沒有太大優(yōu)勢。這可能是其銷量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哪吒S,作為哪吒汽車旗下的第三款車型,承載著品牌向上的重任。然而,其銷量卻遠未達到預期。2024年,哪吒汽車整體銷量大幅下滑,哪吒S的銷量更是跌至谷底,12月僅售出46輛。哪吒S在設計和配置上都有不少亮點,如經典的轎跑設計、同級少見的展翼式前門、無框車窗等,智能配置也相當豐富。然而,在中大型新能源轎車市場,比亞迪漢、小鵬P7、小米SU7等高熱度車型的存在,使得哪吒S的性價比優(yōu)勢不再明顯。

哪吒汽車的品牌形象也受到了負面影響。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哪吒汽車就頻頻傳出停工停產、拖欠供應商工資等消息。進入2025年,高層變動、官網停更、股權被凍結等負面新聞更是層出不窮。這些負面輿論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對哪吒汽車的信心,使得哪吒S的銷量雪上加霜。

飛凡F7,作為上汽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飛凡汽車打造的一款重磅車型,定位中大型豪華純電轎車。然而,其市場表現卻遠未達到預期。剛上市時,飛凡F7還能突破2000輛的銷量,但好景不長,到了2024年,其銷量就跌至三位數。與比亞迪漢相比,飛凡F7的年銷量甚至不及比亞迪漢月銷量的零頭。

飛凡F7在配置和性能上都有不少亮點,如車長5米、軸距3米、風阻系數僅為0.206cd、四驅百公里加速3.7s等。然而,在價格相當的情況下,其三電技術比不上特斯拉,智能化比不上小鵬。飛凡F7宣傳的邁巴赫座椅也備受質疑。更重要的是,飛凡汽車的品牌力并不強,無法為消費者提供足夠的信心保障。再加上其品控問題頻發(fā),如蓄電池虧電、輪轂開裂、行駛系統自動熄火等,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車意愿。

在中國汽車市場這片紅海中,品牌要想立足,就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提升產品力和品牌力。否則,一旦被市場和消費者拋棄,就很難再有機會翻身。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車前一定要擦亮雙眼,審慎選擇,避免成為實驗的犧牲品。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RSS訂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