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DeepSeek火爆,為何蔚來小鵬理想等新能源車企缺席?

   時間:2025-02-13 21:52:58 來源:ITBEAR編輯:快訊團隊 發(fā)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在科技界的春風里,DeepSeek如同一位突如其來的明星,迅速占據(jù)了公眾視野,連家中的長輩們也開始在年夜飯桌上詢問起AI的奧秘。這股熱潮不僅席卷了科技巨頭,如華為、騰訊、百度和字節(jié),它們紛紛將DeepSeek接入自家云服務,以應對用戶激增的需求,使得一度“服務器繁忙”的提示得以緩解,云服務商也因此承接了龐大的流量紅利。

芯片制造商、金融機構和電信運營商等行業(yè)領頭羊也緊隨其后,競相引入DeepSeek,期望借助其強大的R1模型提升業(yè)務智能化水平。盡管具體業(yè)務效益各異,但多數(shù)公司的股價卻因此聞風而漲。

然而,在這場AI盛宴中,汽車行業(yè)的反應卻略顯冷靜。盡管比亞迪、吉利、東風、長城、極氪、智己等超過20家車企已宣布與DeepSeek深度融合,但包括蔚來、小鵬、理想、華為和小米在內的新勢力品牌,以及特斯拉,尚未公開相關合作信息。

對于汽車行業(yè)而言,大模型上車面臨的首要挑戰(zhàn)在于缺乏直觀的應用場景。車主們更關心的是現(xiàn)有功能的OTA優(yōu)化,而非車機能否寫出一篇佳作。用戶追求的是智能化體驗的提升,而非技術本身。如果智能化未能帶來實質改變,那么駕駛體驗、內飾舒適度以及價格仍然是消費者更為在意的因素。

在主機廠透露的信息中,DeepSeek上車后,智能座艙的人機交互有望成為首個深度融合場景。智己和吉利發(fā)布的視頻展示了DeepSeek在智能座艙中的三個應用場景:一是通過DeepSeek生成文章,如慶祝賽事金牌誕生的文案;二是利用車輛行程記錄和地圖信息,回答車主關于沿途地點的詢問;三是識別模糊指令,如“我累了,一會叫我”,自動調整車窗、座椅、空調等,營造舒適環(huán)境。

與手機端應用不同,DeepSeek在車機上能調用車輛信息作為推理語料,提供個性化服務。但關于運算資源消耗、硬件支撐及聯(lián)網(wǎng)需求,主機廠尚未給出明確信息。

盡管DeepSeek有望讓車內智能語音更加聰明,但這是否是目前主機廠和用戶的迫切需求仍有待商榷。芯片和云服務廠商積極接入DeepSeek,主要是出于市場擴張和用戶需求的考慮。然而,在硬件領域,尤其是智能汽車,DeepSeek的部署面臨技術和優(yōu)先級的雙重挑戰(zhàn)。目前的端側計算資源難以支持“滿血版”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退而求其次的蒸餾模型在推理能力上又大打折扣。

對于智能汽車用戶而言,他們更期待的是AI與硬件結合后的智能化體驗,而非單一技術的展示。例如,實現(xiàn)手機與車機間的信息無縫流轉,減少車機端操作,提升整體體驗。這要求打通不同設備間的接口,而非單純依賴DeepSeek的推理能力。

在智能駕駛層面,DeepSeek同樣面臨挑戰(zhàn)。目前智能駕駛系統(tǒng)難以應對復雜的城區(qū)路況,頻繁需要人工接管。DeepSeek的推理能力理論上有助于提升系統(tǒng)對復雜交通規(guī)則的識別與判斷,優(yōu)化車端推理速度。同時,其多模態(tài)模型能模擬生成難以采集的場景數(shù)據(jù),降低數(shù)據(jù)采集與標注成本,助力智能駕駛訓練。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RSS訂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