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本田是否將放棄其電動品牌“燁”的猜測在網絡上引起熱議。這一推測的源頭,是廣汽本田與東風本田在宣傳海報中悄然隱去了“燁”字。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簡單。據了解,“燁”這一品牌名最初由本田中國推出,并由東風本田與廣汽本田共同生產相關車型。本田中國對“燁”字始終持支持態(tài)度,而廣汽本田與東風本田則是選擇在海報中將其隱去。
去年11月,本田中國邀請與品牌名“撞車”的男演員劉燁擔任“燁”品牌首席代言人,以此加深消費者印象。而在本田中國最近的新春宣傳海報中,“燁”字更是隨處可見,顯示出本田中國對該品牌名的堅定支持。
“燁”字本身含義美好,意為璀璨、閃耀。然而,當本田去年4月宣布這一品牌名時,卻意外引發(fā)了網友的廣泛吐槽。原因無他,“燁”字與“火”字旁緊密相連,無論是其本義還是諧音,都與“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電動車最怕的就是“火”,因此有網友認為,“燁”字用于電動品牌名并不吉利。
去年11月,廣汽本田發(fā)布全新電動品牌“燁P”時,網友的質疑聲更是達到了高潮。有網友甚至對宣傳海報中的“燁P”字樣進行了各種不利于品牌傳播的解讀。
面對網友的吐槽,本田中國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一輿論動向。去年11月底,有汽車博主曝光了一份本田中國的調查問卷,該問卷主要針對“燁”品牌發(fā)布后對本田品牌帶來的輿論影響。
隨后,本田中國、東風本田、廣汽本田針對“燁”品牌帶來的負面影響采取了不同的應對措施。本田中國繼續(xù)力推“燁”品牌,將品牌首席代言人劉燁的宣傳視頻置頂在微博平臺,官博背景圖也是“燁”品牌的車型。而東風本田與廣汽本田則幾乎不再發(fā)布含有“燁”字樣的宣傳推文。
本田中國與兩家合資企業(yè)在宣傳口徑上的差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田企業(yè)內部在品牌命名上的分歧。有業(yè)內人士透露,在本田企業(yè)內部,日方管理層強烈要求使用“燁”字作為品牌名,而中方則持反對意見,但最終未能阻止日方的決定。
這一分歧不僅體現在品牌命名上,也反映了本田日方管理層在理解中國消費者需求上的局限性。盡管本田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但由于中日文化等層面的差異,日方管理層在品牌命名、外觀設計、功能配置等方面可能仍會做出不符合中國消費者喜好的判斷。
“燁”品牌作為本田在純電領域的又一次新嘗試,其命運似乎并不平坦。面對備受爭議的品牌名以及本田內部在宣傳口徑上的差異,本田必須盡早做出決定,是堅持“燁”品牌還是選擇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