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一個清晨,伴隨著初春的微風(fēng),新華社記者踏上了從山東老家自駕返回北京的旅程。這一天,是大年初七,春節(jié)假期的尾聲,也是新一年工作生活的起點。
臨行之際,家中的氣氛充滿了不舍與溫情。父母忙碌的身影在屋內(nèi)來回穿梭,他們細心地將各種家鄉(xiāng)特產(chǎn)、精心準(zhǔn)備的食物一一打包,塞進了記者的后備箱。從鵝蛋到香腸,從海參到面餅,每一樣物品都承載著父母對子女深深的關(guān)愛與牽掛。
“這是你最愛吃的燒餅,多帶點路上吃。”母親一邊說著,一邊將剛出爐的燒餅小心翼翼地放進塑料袋。
“還有這個蝦條,你小時候最愛吃,我記得你說過想再吃一次。”父親在一旁補充道,手里拿著一大包蝦條,眼神中滿是回憶與寵溺。
隨著父母一趟又一趟的搬運,后備箱逐漸被填滿,形成了一座座小山般的“家鄉(xiāng)味”。這些看似平常的食物,在父母眼中卻是無價之寶,是他們能夠給予子女最真摯、最樸實的愛。
父親看著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暮髠湎洌樕下冻隽藵M意的笑容,眼角的皺紋似乎都變得更加柔和。他輕輕地拍了拍記者的肩膀,說:“路上小心,到了記得給我們打個電話?!?/p>
母親則在一旁默默地整理著衣物,不時抬頭望向記者,眼中滿是不舍。她輕聲說道:“孩子大了,要學(xué)會自己照顧自己。但不管你走多遠,這里永遠是你的家?!?/p>
隨著車輛緩緩啟動,父母的身影在后視鏡中漸漸模糊。記者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同時也夾雜著一絲酸楚。他知道,這一路上,他將帶著父母的牽掛與愛,繼續(xù)前行。
而后備箱中的那些“家鄉(xiāng)味”,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與延續(xù)。它們將陪伴記者度過漫長的旅途,成為他心中最溫暖、最堅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