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自主四強智能化競速,誰將重塑汽車行業(yè)格局?

   時間:2025-02-10 14:19:08 來源:ITBEAR編輯:快訊團隊 發(fā)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jié)假期,筆者有幸試駕了問界M7,其智能駕駛體驗令人印象深刻,用“物超所值”來形容再貼切不過。只需簡單設置導航,無論是鄉(xiāng)間小道還是城市高速,大部分時間它都能自主駕駛,駕駛者只需負責監(jiān)控,這種體驗無疑為駕駛帶來了全新的感受。

節(jié)后復工第二天,筆者又體驗了從上海到杭州往返的理想L9試駕車。其智能駕駛系統(tǒng)所宣傳的端到端大模型,在高速、城區(qū)以及公司地下車庫的代客泊車等方面,均展現出了令人震撼的能力,相較于之前的汽車產品,這無疑是一次巨大的飛躍。

回看去年10月,奇瑞在全球創(chuàng)新大會上宣布的“火星架構、鯤鵬動力、雄獅智艙、大卓智駕和銀河生態(tài)”五大技術領域全面進階,以及將在2025年實現智能化的目標,不難發(fā)現,頭部四家車企正競相發(fā)力智能化賽道,準備在2025年展開真正的產品較量。

電動化落地后,這四家車企已經在銷量和影響力上全面超越了主流合資品牌和新勢力車企。那么,疊加了智能化加持的自主四小龍,又將在市場上掀起怎樣的波瀾?盡管目前結果尚難預見,但我們仍可以從電動化的進程中,窺探到自主四強智能化深化對行業(yè)格局帶來的顛覆性影響。

回顧2024年的銷售數據,不難發(fā)現新能源銷量的排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車企的全年銷量排名、行業(yè)地位以及影響力。全年銷量前四的車企分別為比亞迪(425萬輛)、奇瑞(251萬輛)、吉利(217萬輛)、長安(164萬輛),而在新能源銷量排名上,比亞迪依然位居榜首(425萬輛),緊隨其后的是特斯拉(91萬輛)、吉利(88萬輛)、長安(66萬輛)和上汽通用五菱(63萬輛),奇瑞則以53萬輛排在第五。

今年1月的新能源車企銷量,與去年全年銷量趨勢基本一致。比亞迪(29.6萬輛)、吉利(12.1萬輛)、長安(6.5萬輛)和特斯拉(6.3萬輛)分別位居前列。奇瑞因出口銷量占比過半,提升了整體競爭力,而特斯拉則受到獨資身份和中國產汽車出口等因素的影響。新能源勢能決定整體銷量和排名勢能的規(guī)律已經顯而易見。

在電氣化戰(zhàn)略已經奠定格局的當下,智能化之爭將決定下一個五年各大車企在新能源市場和未來汽車競爭賽道上的核心優(yōu)勢。這意味著接下來的智能化競爭將更加激烈,各家車企的銷量、排名以及市場地位都將迎來新的變化。同時,這場競爭也將大大加快中國汽車智能化發(fā)展的進程,對產業(yè)鏈的轉型升級以及中國智能化能力全球地位的進一步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提到智能化,我們通常理解為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然而,隨著春節(jié)期間DeepSeek的火爆,AI進化所帶來的生產工具和生產力的革命,將對汽車行業(yè)產生更深層次的影響。

長安汽車在2月9日發(fā)布的“北斗天樞 2.0”計劃中,圍繞數智產品、數智運營、數智制造、數智生態(tài)四大核心領域,開啟了“四大數智升級行動”。顯然,長安的智能化已經超越了單純的車輛智能化范疇,而是要全面賦能汽車產業(yè)的深度轉型。長安計劃到2026年實現全場景L3級自動駕駛,2028年進一步實現全場景L4級功能。

產品方面,長安汽車旗下所有品牌乘用車將全面向數智產品轉型,從今年起不再開發(fā)非數智化新產品。未來三年內,將累計推出35款數智新汽車產品,并全系標配開通智駕接口。長安還計劃從2025年開始加速推動旗下所有工廠向超級工廠邁進,未來五年內增設8座符合超級工廠標準的新型工廠。

比亞迪方面,雖然智能化戰(zhàn)略發(fā)布會尚未召開,但從先前的消息可以看出,比亞迪將在智駕領域重點發(fā)力。包括全新秦PLUS、秦L、海豚、海鷗、海豹05 DM-i、海獅07、漢、唐、漢L、唐L等車型,都將在今年搭載“天神之眼”系統(tǒng),推出新款智駕版。

“天神之眼”系統(tǒng)分為三個版本,入門級產品采用單目攝像頭,實現L2的全面普及;中階智駕算力接近100TOPS,主要以高速NOA為主;高階智駕算力達到300和600TOPS,搭載激光雷達,增加城區(qū)NOA功能。比亞迪希望通過“天神之眼”系統(tǒng),在2025年實現60%以上車型搭載高速NOA及以上智駕系統(tǒng)。

吉利則在新能源市場上勢頭強勁,盡管智能化方面的信息不多,但根據內部預告,吉利銀河將在架構技術、智能汽車全域AI、智能駕駛等方面持續(xù)創(chuàng)新,加速推動最新AI技術的逐步上車。吉利內部已經拉開整合大幕,極氪與領克已經合并,在智能座艙層面,Flyme Auto的能力將繼續(xù)賦能吉利轉型。

奇瑞也不甘示弱,之前已經在全球創(chuàng)新大會上發(fā)布了面向未來的高階智能駕駛技術方案,從C-Pilot 4.0進化到C-Pilot 5.0,讓創(chuàng)新技術普惠用戶,讓自動駕駛成為現實。奇瑞計劃在2025年讓智能車全面進入高階智駕NOA元年,搭載十幾款車型量產上市,實現從無圖城區(qū)NOA到自主旗艦高速NOA的快速量產。

隨著智能化汽車的逐步落地,弱勢品牌、銷量中后部的品牌以及合資品牌都將面臨更大的壓力。頭部自主的快速反應能力,將對合資品牌再次造成打擊,在奮力搶奪市場份額中,速度和同質化背景下的戰(zhàn)斗力顯得尤為重要。同時,新勢力的溢價也將受到擠壓,比亞迪、吉利等車企通過規(guī)模化效應,將新勢力所謂的智能化能力以更好的性價比展現出來,新勢力的優(yōu)勢和成本控制能力都將再次受到挑戰(zhàn)。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RSS訂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