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電動汽車新興企業(yè)Lucid的首席執(zhí)行官彼得·羅林森在一場外媒專訪中,透露了公司未來的戰(zhàn)略規(guī)劃。羅林森表示,Lucid的目標不僅僅局限于制造汽車,而是希望將業(yè)務重心放在技術授權上,具體比例為20%的造車業(yè)務與80%的技術授權。
“我夢想著有一天,就像英特爾芯片成為筆記本電腦的標配一樣,本田或豐田的汽車也將內置Lucid的技術?!绷_林森滿懷信心地說道。他進一步解釋,之所以選擇推出整車,是為了向外界展示Lucid的核心競爭力。面對為何不直接轉型為供應商的問題,他回應稱:“我們需要一個實體產品作為展示窗口,讓人們直觀感受到我們的技術實力?!?/p>
據悉,Lucid正計劃擴大其“展示窗口”,目標是在2030年代初實現年產100萬輛汽車的規(guī)模。然而,在短期目標上,2024年的預計產量僅為9000輛。Lucid憑借其自主研發(fā)的大量技術,在電動汽車市場上取得了顯著成績。2021年推出的Air轎車,以其超過500英里的續(xù)航里程(約836.86公里),在當時成為了市場上續(xù)航里程最長的電動車,比特斯拉的任何現有車型都多出100多英里。而頂級版的Air Sapphire更是擁有驚人的1234馬力,零百加速時間進入2秒級別,即便在美國EPA工況下,續(xù)航也能達到427英里(約687.19公里)。
羅林森還透露,Lucid在與其他大型車企合作時,將采取技術授權的方式,由對方在其工廠生產硬件,但關鍵的軟件部分必須由Lucid提供。他比喻說:“這就像微軟Office一樣,每次激活都需要支付授權費。我希望Lucid也能實現這樣的盈利模式?!?/p>
然而,羅林森也坦誠地表示,80%的技術授權收入只是一個愿景,而非具體的財務規(guī)劃?!拔也⒉皇窃谧龀鍪裁闯兄Z。這還沒有被納入我們的財務預期,因為沒有人能確定這一定會發(fā)生。”他強調,Lucid將繼續(xù)專注于技術研發(fā)和產品創(chuàng)新,以實力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