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06月26日消息,車載智能語音系統(tǒng)一直是汽車行業(yè)關注的焦點。近年來,眾多車企紛紛將大型語言模型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引入到智能座艙中,希望通過GPT的加持,提升用戶的駕駛體驗。然而,對于這種技術應用的實際價值,仍存在一些爭議。
據(jù)ITBEAR科技資訊了解,目前已有多家車企接入了百度文心一言,包括長安、集度、吉利、嵐圖、紅旗、長城、東風日產(chǎn)、零跑等國內車企,而奔馳也宣布將在美國推出搭載GPT功能的汽車。此外,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奇瑞汽車等車企也已申請了與GPT相關的商標,并開始將AI技術引入到他們的車機系統(tǒng)中。
車企們將GPT應用于智能座艙,主要體現(xiàn)在交互方面。通過與語音助手進行對話式交互,用戶可以更智能地規(guī)劃行程、提問解疑、進行閑聊等。此外,GPT還能夠通過搜索分析提供更貼切的反饋,并提供個性化、擬人化的服務。然而,一些行業(yè)人士認為,除了一些特定的應用場景,如超級閑聊和多路對話能力等,大部分功能與之前的智能語音助手相比并沒有顯著區(qū)別。并且,GPT在智能座艙的應用仍面臨一些安全性的考量。
除了智能座艙,GPT在自動駕駛領域也具備潛在的應用價值。特斯拉早在2019年就將基于GPT的深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引入感知預測中,并在最近的特斯拉AI DAY上展示了基于GPT的BEV(鳥瞰視角)感知方案。然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fā)展依然面臨諸多挑戰(zhàn),盡管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被認為是最先進之一,但實際應用中仍然頻發(fā)事故。
總之,車企們在追求智能化的同時,積極布局語言大模型技術。然而,目前大部分車企在GPT的應用方面仍缺乏差異化,并未顯著提升用戶的體驗。此外,GPT的應用也面臨著一些
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考量。因此,車企們在推廣語言大模型技術時,需要更加注重用戶體驗的本質提升。汽車智能化的發(fā)展不僅僅依賴于技術因素,還需要考慮產(chǎn)業(yè)鏈、市場競爭和市場空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