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阿里、拼多多財報“撞車”:暴增數字難掩增速低迷

   時間:2020-05-23 09:13:08 來源:新浪科技編輯:星輝 發(fā)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美團王興曾說,“接下來幾年,要看拼多多黃崢和淘寶天貓蔣凡,這兩個非常聰明的人如何較量,應該會很精彩”。

好戲似乎還未上演,蔣凡即被踢出阿里合伙人。

但這絲毫不影響兩家電商巨頭的對壘:歲月流逝,兩家花樣翻新、補貼不斷、明爭暗斗、偶爾碰瓷——直到財報來臨的那一刻,宿敵相遇,敵我難分。

昨日晚間,短短一小時,拼多多與阿里巴巴先后公布財報。

表面上,雙方均取得了巔峰戰(zhàn)績:阿里的GMV突破一萬億美元,年度活躍用戶達到9.6億;上線不足5年的拼多多,GMV總量為11572億元,年度活躍買家數也達到了近6.3億……

雖然遭遇疫情等影響,但暴增的數字均難以掩蓋增速的低迷。

就阿里一方而言:

1,22%的季度營收增速達到近3年歷史新低,且首次突破30%紅線。

2,季度凈利潤為31.62億元,同比下滑達到88%。

拼多多一方:

1,季度營收達到65.41億元,同比增長44%,較以往季度繼續(xù)放緩,同樣達到新低。

2,季度凈虧損為31.70億元,去年同期則為13.7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一直在虧損,但此前屬于虧損收窄,目前來看收窄趨勢被終止。

3,一季度,拼多多用于經營活動的凈現金為5.67億元,較前幾個季度有較大縮減,前幾個季度分別為95.98億元、26.18億元、41.48億元及15.43億元。

GMV:總量大VS增速高

就單季度營收而言,阿里的電商龍頭仍不可撼動。

阿里財報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為1143億元,高于市場預期的1070億元,同比增長22%,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70%至1493億元,非公認會計準則下凈利潤同比增長42%至1325億元。

反觀拼多多財報,季度營收為65.41億元,高于市場預期的49.69億元,同比增長44%。與此同時虧損持續(xù)擴大,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虧損44億元,同比擴大107%。

如上文所述,阿里和拼多多的季度營收增速均處于歷史低值。

事實上,電商發(fā)展多年,增速放緩或是必然。一方面,平臺的體量增大,基數加大后要實現高速增長就相對困難,兩者的處境近乎相同。另一方面,人口流量紅利消失,加之春節(jié)、疫情、物流停擺等影響,進而影響到交易額和營收。

在GMV方面,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商品交易額突破1萬億美元,這其中包含了淘寶、天貓、盒馬、餓了么、口碑等整體領域的數字總和。阿里董事局主席張勇直言,“在2021財年,將至少再創(chuàng)造人民幣1萬億元的GMV新增量。”

相比阿里的眾多板塊,拼多多的主營業(yè)務仍以電商為主,但其GMV總量達到了11572億元,同比增長108%。

簡言之,阿里搭建多年的數字經濟體發(fā)揮了各自運營的優(yōu)勢,總量領跑明顯。而拼多多108%的GMV增速,體現了其一貫高增長的趨勢。

用戶數:擴大VS縮???

活躍用戶數,永遠是電商的核心比對數據。

一周前京東在財報中稱,其活躍用戶數又新增了2500萬人。而這一次,阿里給出的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為9.6億,中國零售市場年度活躍消費者7.26億,其中超過70%新增年度活躍消費者來自欠發(fā)達地區(qū)。

拼多多終于又可以更改廣告詞了:從“5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換成“6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根據財報,其活躍買家數為6.28億,單季度新增4290萬,同比增長42%。

如此看來,拼多多又縮小了與阿里電商用戶數的差距。不過這要從兩個維度觀察:

一方面,國內下沉市場的人口紅利已接近瓶頸,雙方均在挖掘該市場用戶,拼多多能否趁勢追平或趕超,值得關注;另一方面,阿里的基本盤大,其國際零售業(yè)務的活躍消費者已超過1.8億,這讓拼多多“望塵莫及”。

事實上,阿里和拼多多的用戶數存在著高度重合。

根據去年下半年發(fā)布的《拼多多用戶研究報告》顯示,拼多多和淘寶的重合用戶比例較高,占比穩(wěn)定在40%以上,約46%的拼多多用戶是淘寶用戶。更可怕的數據來自于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該數據顯示,卸載淘寶App的用戶有50.3%流向拼多多,拼多多App的卸載用戶中有78.3%流向淘寶。

思維邏輯:搜索推廣VS谷歌算法?

在發(fā)布財報前夕,招商證券發(fā)布了一份行業(yè)深度報告,對比分析了阿里、拼多多的差異化。

報告中寫明,兩平臺在底層思維上存在不同,這導致了平臺運營的底層邏輯不同——阿里是供給思維,拼多多是需求思維。

阿里與拼多多雖然都是平臺電商,但拼多多更加偏向于谷歌算法思維。消費鏈路為:消費者重視價格—平臺提高價格權重—高性價比平臺—消費者;

阿里則偏向于搜索推廣思維,鏈路為:外部流量進入—品牌購買流量—轉化為銷售額—提升品牌溢價—流量。商家需要在眾多的平臺流量產品中找到比較合適的流量分發(fā)方法和邏輯,實現投資回報率的最大化。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哪種思維模式,雙方均面臨著尋求新增量的焦慮。或許,疫情掩蓋了雙方的實力,待消費逐漸復蘇的第二季度,戰(zhàn)局可能會更加明朗。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RSS訂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