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云盤時代就這么結束了?網易云盤即將徹底關停!已有多家云盤停止服務…

   時間:2019-11-07 16:37:39 來源:鷹眼新聞編輯:星輝 發(fā)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近期,多家網盤對外發(fā)出業(yè)務調整公告,騰訊微云對超容用戶收費,百度網盤開啟短時收費模式,這一次輪到了網易網盤。網易網盤宣布關閉外部訪問界面,僅支持網易郵箱用戶登錄,使用如微信、微博等三方授權賬號的用戶將無法登入網盤。這暗示著網易網盤時代的終結即將到來。

每次收到網盤對外發(fā)出的業(yè)務調整公告都會引起廣大網盤用戶的高度緊張,自己的數據像是在等待一個宣判書,在給定的期限內,按規(guī)則進行數據自行整理,逾期后果自負。公告發(fā)布,倒計時開啟,現在倒計時的牌匾上赫然提示著“24”這個數字,每一次閃爍都帶來一種難以言表的痛。

在今年網易相冊關閉那一刻起,就已經為網易網盤的落寞埋下了伏筆。今年5月8日,擁有1.2億用戶,儲存照片數量達55億張的網易相冊正式關閉服務器,網易相冊全面停止運營。于2003年推出的完全免費、無限容量、快速訪問的網易相冊,早在2019年初就出現服務器不穩(wěn)定的情況,照片批量下載功能出現BUG。而網易網盤關閉第三方入口,跟公司業(yè)務緊縮有極大關系,網易只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個縮影。

網易網盤不是第一個關閉的網盤,也絕對不會是最后一個。

自2009年最早的115網盤上線至今,十年之中網盤行業(yè)由盛及衰。群雄爭霸的時代,網盤運營商們?yōu)榱藸帄Z用戶使出渾身招數,憑借免費提供大容量存儲空間來吸引用戶。隨著政策的改革以及市場的變幻,一眾知名的網盤紛紛關閉或者轉型,我們熟知的115網盤、UC網盤等產品紛紛退出戰(zhàn)場,剩下的,是無數用戶的一地尸骸。

網易網盤退出戰(zhàn)場之后,只剩下百度云盤與騰訊微云還在撐著,用戶卻成為了最大的犧牲品——微云通過凍結超容數據來強制繳費,百度云則推出單日/單次付費模式——云盤收費的時代終于還是到來了。

雖然百度云推出單次付費等更為多樣化的付費模式讓用戶慢慢養(yǎng)成付費意識,可是用戶似乎并不買賬。在新浪科技發(fā)起的投票中,表示不會為百度單次付費買單用戶占比高達66.6%,僅有一成的用戶表示能夠接受。從單次收費過渡到年費,最終還是要用戶掏腰包,用戶一時心里難以接受,不買單也屬正常,百度網盤的明天并不晴朗。

另外,即使為網盤交納高額的會員費,用戶也并不能高枕無憂。網盤并非私人物品,由于網盤在線播放、分享等功能特性,稍稍侵犯知識產權,或是涉及大尺度的內容,都會受到相應的制裁——訪問的文件不存在了。

國家的監(jiān)管,壓斷了網盤的救命稻草。

比起單個文件被刪除,更加可怕的是整個網盤業(yè)務線的調整。

個人云盤是以公有云的形式存儲,容易受第三方服務商的制約,一旦發(fā)生關閉,用戶只能手動進行數據遷移,先不說這一過程有多么繁雜和費時,遷移過程極易造成文件丟失和數據泄露。同時在云端上的數據如果不在期限內整理保存,會隨這供應商關閉服務或刪除內容而灰飛煙滅。很多人會覺得網盤關閉這種不穩(wěn)定因素極少發(fā)生,但遭遇一次,損失的將是網盤中的全部數據。更可怕的是,網盤業(yè)務調整的新聞,每天都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

免費的云盤為何能夠快速抓住用戶的心,成為紅極一時的存儲方式,也并非沒有道理。多設備訪問、快速分享、容量大、在線預覽等方便用戶使用的功能產生了極大的用戶粘性,讓網盤用戶難以割舍。但云盤平臺為用戶提供存儲空間帶來的是巨大的服務器投入成本,如果得不到回報自然很難長期支撐下去,所以關停和高額付費縮減業(yè)務是早晚的事。如果出現一款替代網盤的產品,一定要超越它才行——恰好,NAS類的云存儲產品可以完美接替網盤的工作。

個人云是一種供家庭使用小型存儲設備,它比網盤做的更好。網盤支持2TB大容量,個人云能做到更大,且數據自動備份,大且安全??梢杂盟鎯φ掌?,視頻,文件等,無須擔心資料丟失及被刪除,畢竟存放專屬于自己的服務器中,多設備隨時隨地調用,且訪問不限速。個人云還支持離線下載,分享不受限制。只要你能想到的數據存儲需求它都能滿足,在當今大數據時代,擁有一款屬于自己的私有云是非常有必要的。

對于很多小白用戶來說,大多 NAS產品繁雜操作讓他們望而卻步。深扎用戶使用場景,將復雜的云技術變成簡單易用的家庭設備,注重人性化的交互體驗,易于理解與操作,將是未來NAS產品發(fā)展趨勢。在智能時代,用戶也急需這樣一款方便易用,能夠保障數據私密安全、高速傳輸且大容量的云存儲設備來拯救,徹底擺脫網盤關閉困擾 。那么誰能搶得先機,引領云存儲市場新發(fā)展,讓我們拭目以待!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