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滴滴順風車遭吐槽 搶位嘀嗒拼車仍未知

   時間:2015-06-05 10:40:12 來源:ITBEAR編輯:星輝 發(fā)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滴滴順風車的上線不得不說時運不濟,遭遇“官民通殺”。從政府角度,新業(yè)務推出當天就被北京市交通委請去喝茶,意思是滴滴快車業(yè)務涉嫌非法運營,并且沖擊到了出租車市場;從民眾角度,滴滴順風車上線后,用戶體驗極差,微博上吐槽不斷。若要追問滴滴為何陷入此等窘境,答案只能是滴滴的野心大過了實力。

滴滴的平臺近年來借助移動互聯網風起云涌,其意圖也很明顯,就是要做商業(yè)用車B2C的老大。在歷經了狂風暴雨的燒錢補貼、與快的的合并之后,其江湖地位也是無人可及。然而,滴滴的順風車上線之后,卻遭遇來自政府和用戶層面的雙殺,這絕非巧合。

首先,我們不妨站在政府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平衡既有的出租車市場與新興的叫車服務。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滴滴B2C平臺如果是促進市場的繁榮與發(fā)展,不損害既有市場還無可厚非。但滴滴近來的動作,從滴滴專車到滴滴快車,不僅讓黑車非法運營有空子可鉆,也損害到了既有的商業(yè)出租車市場,導致出租車司機罷工現象頻出,造成社會不穩(wěn)定。

對政府來說,其實滴滴在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就是以商業(yè)運營的B2C服務為主的,這個是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作為市場的潤滑劑和補充者的身份,是可以被政府默認許可的。然而,一旦滴滴懷著商業(yè)目的實現私車公用,那就是一個攪局者。相比來說,C2C的嘀嗒拼車就好得多,它完全以C2C模式經營,實現的是私車私用,是對社會閑置運力資源的綠色應用,而且不以商業(yè)化經營為主要目的,是在互聯網+、綠色節(jié)能社會背景下符合中國國情的產品。

再來看看用戶為什么吐槽?最大的原因是體驗很差,這其中既有用戶端的,如連續(xù)三天都沒有預約成功的,高速費到底誰付、定價到底怎么算滴滴客服回答不一致的,打電話N多次沒有接入人工的,埋怨用戶界面做得爛的,吐槽業(yè)務沒有上線就宣稱自己第一拼車平臺的;也有車主端的,比如預約13點但用戶就是小區(qū)鄰居提請了20分鐘上車,訂單就被滴滴高智商服務器判定為作弊的。

實際上,滴滴發(fā)家是依靠B2C,對于C2C的拼車來說,在產品設計上,滴滴需要從頭起步摸索,這并非一個簡單的活兒,需要長時間磨合和優(yōu)化。相比嘀嗒拼車而言,這種落差還是十分明顯的。比如,滴滴順風車的一個缺陷是行程結束后才確認費用,而嘀嗒拼車在行程開始前就已經確定了費用。

滴滴的路徑依賴,其實是它最大的弱點。滴滴以往的打車、專車、快車其實本質都是B2C的模式,需要依靠中間平臺進行資源調配?,F在專車快車業(yè)務受到政府限制,滴滴倉促攪局拼車市場,然而拼車的本質是C2C的模式,真正實現點對點匹配,需要乘客和車主雙方都擁有良好的用戶體驗。習慣于B2C模式的滴滴操之過急,很難做好C2C的拼車。相比滴滴的廣鋪業(yè)務線的做法,專注于拼車的“嘀嗒拼車”更踏實。因為它這么多年一直只干一件事情——將C2C模式的拼車服務做好,在車主和乘客中都有著良好的口碑,已經占據了先發(fā)優(yōu)勢。

馮侖說,偉大都是熬出來的。對于滴滴來說,B2C市場遇到了障礙,就飛奔到C2C市場,這或多或少就像新入股市的菜鳥們一樣,在追漲殺跌中被主力收拾。只有專注才能成功,對于滴滴來說,如何將B2C做到極致,才是需要關心的根本問題。對于C2C市場,滴滴順風車能否搶位嘀嗒拼車成功入局,這真的是一個未知數。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