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李彥宏新技術專利,意欲何為?

   時間:2015-01-19 13:05:16 來源:百度百家作者:承哲編輯:星輝 發(fā)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近日在極客公園的年度大會上,在主持人張鵬的詢問下,李彥宏首次透露了最新的注冊的專利“對象識別方法和裝置”,而這也是在李彥宏1997年提交專利后,18年后來再次被披露的一份專利,而在1997年李彥宏所提交的"超鏈分析"技術專利則是搜索引擎的核心基礎,百度則依靠該技術起家,而此次百度申請的該專利劍指何方?

一,“超鏈接分析”專利的過去

要了解此次專利,那么我們就必須先回過頭去看李彥宏當時所申請的“超鏈分析”,當時28歲的李彥宏還在道瓊斯擔任高級技術參謀,當時遇到了《華爾街日報》網絡版的實施信息呈現(xiàn)問題,當時網站每天約有15萬條的內容產生,用戶很難檢索到自己想要的內容,而此時的李彥宏為了應對該問題,開始著手對搜索結果進行算法優(yōu)化。隨后將“超鏈分析”概念完善,并于1997年正式申請了專利“超級鏈接分析技術”。隨后被Infoseek搜索引擎的CEO看中,李彥宏正式進入搜索引擎行業(yè)。

1998年4月李彥宏1998年4月赴澳大利亞演講搜索前瞻技術,當時佩奇和布林在場;同年10月Google上線,并申請了PageRank的專利,但因為該專利與李彥宏之前申請的“超鏈分析專利”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直到2001年才被審核通過該專利。

也就是在1998年,Infoseek被迪士尼控股,被迫轉型成了門戶網站。而李彥宏也在此期間發(fā)表大量關于搜索引擎技術的文章,并申請了大量相關專利有了足夠的積累,再加上谷歌的成功,李彥宏終于決定創(chuàng)業(yè),并在后來有了我們所知道的那些百度的故事。

二,“超鏈接分析”技術在于切中了未來場景

“超鏈接分析”就像是金庸里的某個武林秘籍,得此書者得天下,但事實上也并非如此。主持人問李彥宏,是否是“超鏈接分析”成就了百度?李彥宏否定了這種看法,百度成為巨頭,更多的在于商業(yè)化運作的成功,技術只是必要的一環(huán)。

但“超鏈接分析”之所以會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性,原因就在于對未來場景的把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PC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而這一技術就在底層去支撐了這一需求。而百度再通過進一步的商業(yè)化,將這種需求轉化為廣告的商業(yè)運作,進而獲得了成功。

三,“對象識別方法和裝置”預測了怎樣的未來場景?

在PC時代,用戶的搜索需求比較固定,所以只需要通過搜索文字,然后等待搜索引擎給出結果就可以滿足。但是移動時代由于使用場景的変更,對于用戶來說有了更多的便捷性,用戶會選擇使用語音,使用圖片來向搜索引擎發(fā)問并尋找答案,而這也就增加了搜索引擎的挑戰(zhàn)難度。

所謂“對象識別方法和裝置”技術,是一種輪番詢問的技術,當用戶向搜索引擎提出某個問題后,搜索引擎根據(jù)問題內容再反問用戶相關問題,進而收縮并確定答案,再返回給用戶。李彥宏舉了一個例子:當某個用戶發(fā)送了一朵花的圖片給搜索引擎,問搜索引擎這是什么花?這時搜索引擎會反問用戶,這朵花花開的月份,高度,等等信息,進而幫助用戶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李彥宏說,這種技術在時間上看好像拉長了用戶搜索的時間,但事實并非如此。在傳統(tǒng)的文字搜索結果中,往往會給用戶很多不是用戶想要的答案,而用戶為了找到自己的答案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尋找,但是這種輪詢的人機互動技術就可以幫助用戶不斷去縮小尋找信息的范圍,進而找到真正想要的信息,實際上減少了大量的時間浪費。

由于移動時代的場景復雜性,不再是一維的文字信息查詢,更多的是一種全方位的場景式搜索,用戶可能直接通過拍某些建筑來向百度詢問該建筑的相關歷史,也可能通過拍攝某些動物向搜索引擎獲得信息,也可能是通過拍攝某些英語、德語、法語、日語等等旅游景點的單詞直接向搜索引擎查詢其意義,也可能會直接問搜索引擎“姚貝娜事件進展”等等直接使用自然語言詢問的問題......

移動時代的用戶會本能的將搜索引擎認為是一個萬能的查詢器,無論自己處于何處何地,自己所有問題都應當被搜索引擎解決,用戶也將從“坐著不動”向“到處移動”進化,這將是新的需求。而百度認識到了這點,想到了與之前不同的解決方案,并不是簡單的給用戶答案讓用戶自己去找大難,而是循序漸進的詢問用戶,進而給出最好的答案。

四,“對象識別方法和裝置”只是布局一環(huán)

由于移動時代場景變化的多樣性,不可能僅僅依靠單一技術就能坐享其成,所以“對象識別方法和裝置”只是百度布局的一環(huán),移動時代需要大量的其他技術互相支撐才能完成技術閉環(huán)。

李彥宏在會上說了另一件事,他在三年前就開始了百度的技術布局,他本來向董事會承諾的是在5年后得到相應的回報,但是讓他自己也感到驚訝的是,僅僅在一年后百度就從技術投資上受益,比如語音識別技術目前已經有了大量應用,這也讓他非常驚訝。

而百度在對未來技術的投入是不惜一切代價的,其中還包括語音識別,圖片識別,深度學習等技術。李彥宏對于技術的看法和庫茲韋爾一樣,技術的變化不是均勻的,而是指數(shù)級的,技術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量變之后會出現(xiàn)巨大的質變,而這種質變一定是我們所有人始料未及的,百度則會為質變到來前的那個未來投入一切。

結語:“超鏈接分析”曾經支撐了搜索引擎的核心技術,是對用戶場景預測的成功,而“對象識別方法和裝置”則是百度在移動時代場景布局中的重要一環(huán),百度還將不惜一切代價投入到未來任何可能會有的人機交互場景中,將不遺余力的繼續(xù)覆蓋用戶在移動端的使用場景。因為技術一旦到達質變的那個點,之前的那些投入會得到數(shù)倍的回報。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