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的第一個工作日(1月4日),小米科技創(chuàng)始人雷軍通過員工公開信的形式公布了小米的成績單:2014年,小米銷售手機總計6112萬臺,較2013年增長227%;含稅銷售額743億元,較2013年增長135%,登頂中國市場份額第一。
雷軍在公開信中說到,“正是因為每一位同事的全力投入,小米才獲得了這樣輝煌的業(yè)績,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廣泛認同,讓小米成為了目前全球價值最高的未上市科技公司。”成立4年不到的小米,儼然已成為全球手機巨頭之一。
此外,雷軍在上述公開信中透露,2015年1月4日將發(fā)布紅米手機2,1月15日小米還將發(fā)布新品旗艦手機。不少業(yè)內人士猜測,屆時小米可能會發(fā)布小米手機5。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手機公司CEO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盡管小米估值已經成為中國第四大互聯(lián)網公司,但硬件終端不同于互聯(lián)網產品,小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紅米手機占主力
盡管未上市,但小米堅持半年公布一次公司業(yè)績。2014年7月2日,雷軍在微博上曬出小米半年業(yè)績:2014上半年,小米手機銷量為2611萬臺,旗下一系列產品的含稅銷售額約為330億元,包括了智能電視、路由器、MIUI等一系列產品的收入。通過數(shù)據(jù)計算可知,2014下半年,小米手機銷量為3501萬臺,高于上半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yè)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常情況下半年是手機銷售旺季,主要受開學購機潮及電商“雙十一”的刺激。
據(jù)悉,在2014年的“雙十一”,小米奪得天貓銷售冠軍,銷售手機116萬臺,銷售額為15.6億元。
不過,小米官方并不認可“雙十一”對于銷售額的拉動效應。一位小米官方負責人表示,小米天貓的銷售額僅僅為一周的成績,并不存在刻意“刷銷量”的行為。
從“雙十一”的銷售情況來看,紅米手機占據(jù)了絕對主力。國內廠商也開始瞄準低端機市場,上個月魅族也推出了針對千元機市場的藍魅手機,目標直指紅米系列。
一位分析師表示,盡管小米希望撕去低端和性價比的標簽,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低端機依然是主力。
2014年,小米于正式啟動了全球化計劃,按照雷軍的設想,小米的海外擴張分為三個階段,先從中國的港澳臺地區(qū)入手,再進入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國家,最后再進軍北美和歐洲。不過,小米的國際化道路并不一帆風順。
雷軍在公布海外計劃時表示,2014年小米計劃登陸十個海外市場。因供應鏈問題目前只登陸了5個國家,進軍泰國、俄羅斯、墨西哥、巴西和土耳其的計劃將延遲。
450億美元估值引爭議
成立不到4年的小米,保持著火箭式的增長速度。2014年12月29日,雷軍通過微博宣布,小米完成最新一輪11億美元融資,公司估值達到450億美元。參與的投資機構包括All-Stars全明星基金、新加坡主權基金GIC、小米上一輪的領投方DST以及馬云旗下的云峰基金。
據(jù)財新網報道,領投小米的全明星基金2014年4月份才組建,主體團隊全部來自于摩根士丹利,基金的負責人季衛(wèi)東曾擔任摩根士丹利總經理,參與過十多起互聯(lián)網企業(yè)的IPO。此外,曾任摩根士丹利私人銀行的亞洲主管也是團隊核心。
2010年底,小米完成首輪4100萬美元多融資,估值2.5億美元;2011年底,小米完成第二輪9000萬融資,估值10億美元;僅僅半年后,小米再次融資2.16美元,估值高達40億美元;2013年8月,小米的估值超過百億美元。而現(xiàn)在,小米的估值已達到450億美元。4年時間,相比第一輪融資,小米估值增長近180倍。
對此,不少人質疑其是否存在泡沫。小米入股美的時,根據(jù)美的披露的公告,外界得以“管窺”這家尚未上市的手機巨頭的財務狀況:小米2013年營收265.83億元,營業(yè)利潤為4.86億元,凈利潤為3.47億元。小米科技總資產為64.52億元,總負債為60.57億元,以這個數(shù)據(jù)計算,小米的凈利潤率僅為1.3%。
對比同樣沒有上市的華為,根據(jù)華為消費者BG首席執(zhí)行官余承東最新發(fā)布的新年致辭,2014年華為智能手機發(fā)貨量超7500萬臺,同比增長40%。
與華為等傳統(tǒng)的手機廠商相比,小米成為發(fā)展最快的國產手機企業(yè),并接連投資愛奇藝、美的、金山等公司,展現(xiàn)出其在產業(yè)鏈上的布局。但這也暴露出其不足,在不久前的印度專利事件中,小米的專利積累成為發(fā)展的阻力。目前,華為的專利數(shù)量為71903項,中興也達到了55728項,而小米的專利數(shù)量只有114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