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復旦一號"發(fā)射成功,瀾湄六國太空合作迎新篇章!

   時間:2024-09-24 17:29:59 來源:ITBEAR作者:沈如風編輯:瑞雪 發(fā)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9月24日,我國成功發(fā)射了“復旦一號(瀾湄未來星)”衛(wèi)星,該衛(wèi)星在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搭載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順利升空,并進入預定軌道。

這顆衛(wèi)星由復旦大學與上海航天空間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制,旨在圍繞太陽大氣和瀾湄區(qū)域大氣開展跨國科學研究,為瀾湄六國在太空觀測與技術應用領域的交流合作提供重要平臺。

據ITBEAR了解,“復旦一號(瀾湄未來星)”裝載了對日紫外光譜儀和毫米波大氣濕度廓線探測儀等載荷,運行在500km的太陽同步軌道上,采用了上海航天空間技術有限公司自主開發(fā)的SASTX-50微納衛(wèi)星平臺。該衛(wèi)星重約50公斤,收起太陽能電池板后形狀為長寬高各50cm的立方形。

“復旦一號(瀾湄未來星)”的主載荷為“核科一號”對日探測光譜儀,旨在獲取紫外波段太陽大氣的精細光譜,并有望首次獲得來自中國衛(wèi)星的優(yōu)于0.1nm精度的耀斑精細光譜。這一載荷由復旦大學馬余剛院士指導,復旦現代物理研究所楊洋副教授團隊負責設計研發(fā)。

“復旦一號(瀾湄未來星)”收起太陽能電池板后的形態(tài)。

衛(wèi)星搭載的第二個載荷是毫米波大氣濕度廓線探測儀,該載荷能夠穿透云雨,觀測風暴內部結構,準確顯示三維大氣溫濕度廓線分布場,為水資源監(jiān)測和預警提供數據支撐。

在研發(fā)與調試過程中,復旦與空間公司開展了大量聯合研討和現場測試,聯合攻關技術難題。研發(fā)團隊圍繞主載荷的需求開展研發(fā)工作,引入了許多新技術和方案來實現科學要求。

此外,“復旦一號(瀾湄未來星)”還附載了一套來自復旦大學設計的芯片測試裝置,該裝置將首次測試該芯片在空間的特性,為開拓其高可靠性應用奠定重要外空實驗基礎。

此次衛(wèi)星發(fā)射將進一步推動瀾湄六國在科技領域的合作,促進瀾湄各國外交關系與民間往來。未來,復旦大學將設立國際聯合研究項目,攜手瀾湄流域及“一帶一路”國家高校和研究機構,通過數據共享、聯合科研、合作培養(yǎng)等方式,為瀾湄六國青年學者提供交流學習平臺。

關鍵詞:#復旦一號# #瀾湄未來星# #太陽觀測# #大氣研究# #國際合作#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