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智能手機這個行業(yè),已經很不正常

   時間:2016-07-05 09:12:00 來源:愛活網編輯:星輝 發(fā)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大概是從2012年前后開始,一幫人傻錢多的中國愚民瘋狂涌入智能手機這塊黃金寶地。此時的他們個個胸懷大志,懷有民族激情,大有當年“趕英超美”的風范。沒過幾年,諾基亞、摩托羅拉相繼被收購,索尼、HTC敗走麥城,國產手機品牌自以為崛起了。

然而進入2016年,原本以模仿iPhone為特點的大可樂宣布關閉。如今又傳出主打“有品青年”群體的互聯網手機品牌IUNI已經倒閉,官網完全只剩下英文界面,大量內容都被撤下,IUNI OS社區(qū)也被關閉。

這還只是開始,手機這個被過度投資、過度消費的市場終于向它的創(chuàng)造者展開了報復。執(zhí)著于手機的中國科技業(yè),迎來了手機的報應。

什么互聯網思維,都是騙人的

大可樂、IUNI的倒下對中國手機市場的震動可能并沒有那么大,畢竟他們從來都沒有占據過主流市場地位,充其量只是三四線邊緣品牌。但“衰退”這股洪水已經淹沒了周邊的小城鎮(zhèn),中心城區(qū)哪有不淹的道理。

幾年前,幾乎所有手機品牌都拿“互聯網思維”當成創(chuàng)業(yè)寶典,這簡直是本世紀最大的笑話了。這個詞的原話是“我們這些企業(yè)家們今后要有互聯網思維,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聯網,但你的思維方式要逐漸從互聯網的角度去想問題。”

智能手機這個行業(yè),已經很不正常

(互聯網思維百科頁面)

這句話其實沒什么問題,說得也挺好的,但不知為什么后來就變成了一整套形而上的理論??纯窗倏茖?ldquo;互聯網思維”的介紹,整一個邪教行動綱領似的,還有世界觀、范式、認識論、方法論和價值觀。我整個人都方了。在吹泡泡方面能與互聯網思維相匹敵的,大概只有“工業(yè)4.0”了。

再來看已經壽終正寢的大可樂手機,他們當初是這樣形容自己的——一家以互聯網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為方向的技術型創(chuàng)業(yè)公司,以“在手機上實現極致互聯網體驗”為目標,做真正的互聯網手機。

這堪稱是公司假大空介紹的最佳范本,聽起來似乎很厲害,但仔細想想所謂的“互聯網手機”到底是什么呢,是指能上互聯網的手機?我靠,現在不能上互聯網的手機那能叫手機嗎。所以這段話到底說了什么,其實什么都沒有說。

所以不難預見,這種走“意識流”的手機公司又怎么可能長命。在大可樂的最后一搏中,他們終于意識到互聯網思維是多么愚蠢,所以造了一臺高仿iPhone的大可樂3。這真是給自己和互聯網思維打了兩記響亮的耳光,你們這些國產廠商不要吹什么互聯網思維了,改成“蘋果大法好,iPhone永流傳”算了。說白了,不就是沒骨氣嘛。

智能手機這個行業(yè),已經很不正常

(你能分辨出,哪臺是iPhone,哪臺是大可樂3嗎?)

至于IUNI么,他們的自我介紹是:IUNI將做成一個互聯網手機品牌,包含電商平臺、用戶參與、品牌社區(qū)、自有ROM等。IUNI將把設計與性能的融合放在首位,提倡品牌與用戶間的對等融洽。

原來IUNI不是做手機,而是做論壇和電商的啊。這樣一個不務正業(yè)的廠商,會倒也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

這里要提下錘子,錘子是少數幾個不談互聯網而談情懷的公司。當然他們的情懷實際就是老羅,他的行動綱領是“工匠精神”。在這一綱領下造出的Smartisan T1確實還蠻有想法的,可惜老羅畢竟是砸冰箱出身,有的是拼勁卻沒心境。他追求的只有高超的設計,卻忽視了與之相關的工藝、成本、產量等問題,最終導致前期價格虛高,供貨又不足。短短半年后不得不直降一千,成為業(yè)界笑話。

老羅的故事就是一出活生生的“理想與現實”,老羅本質是個務正業(yè)的人,有著當下國內科技行業(yè)所稀缺的鉆研精神。但在浮躁的國產手機圈,老羅注定是個悲劇人物,他被迫放棄了自己美好的愿景,隨之而來的Smartisan T2便理所當然地變成了一款平庸之作。

要么做強,要么撤退

看完反例,我們來稍稍看下成功案例來平復下各位受傷的心靈。藍廠vivo與綠廠OPPO算是近幾年混得比較滋潤的,vivo發(fā)展的主心軸是HiFi,這與互聯網有關嗎?并沒有。OPPO的“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廣告宣傳語深入人心,這與互聯網有關嗎?同樣沒有。

不是靠噱頭,而是用技術實力來一決勝負,本不想反復強調這一老掉牙的行業(yè)真理,但國產手機行業(yè)近幾年確實像是昏了頭一樣。除了造出一堆又一堆用著“高通處理器+夏普/JDI屏幕+索尼攝像頭+類iPhone外觀”定式的流水線產品,就沒有拿出什么真正改變人們生活的技術,這和組裝廠又有什么區(qū)別。

那國外品牌又是怎么做的呢?雖然國外大廠最近混得也不怎么樣,但從他們的產業(yè)布局可以看出國內廠商與國外廠商的差距。iPhone銷量放緩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今年全球智能手機增長率相比2015年將腰斬至7%,最大市場中國則已經飽和。

智能手機這個行業(yè),已經很不正常

蘋果可以接受這一事實,并將眼光放至Apple Pay、Apple Music等軟件生態(tài)領域,以及積極開拓以Apple Watch為代表的可穿戴市場。這是因為蘋果的軟硬件技術實力強,可以很快轉向新領域做到齊頭并進。這種策略更接近中國人口中的互聯網思維,小米也打算這么做,但小米生態(tài)圈內的那些產品與小米手機之間的互動性實在太弱了。

三星能夠做到大而不倒,是因為他們實現了上下游供應鏈的垂直整合,加上有政府背景與財大氣粗。三星Galaxy S5雖然賣得不咋地,但能立即在Galaxy S6這一代實現大逆轉,可見這家公司的執(zhí)行力與反應能力之可怕。

索尼的情況與HTC類似,都是全球智能手機大戰(zhàn)的落后者。索尼作為一家綜合性企業(yè),手機的失敗不過是給平井一夫的復蘇戰(zhàn)略潑了個冷水而已。索尼的財力雖比不上三星,但能夠容忍索尼移動虧損那么多年也是任性,這種事要是放在國內早就不要活了,主要因為索尼還有其他戰(zhàn)場可以彌補這一虧空。如今他們知道玩不下去了,所以也開始撤離。

至于HTC,人家已經是一家VR公司了,手機是個啥早就不知道了

手機這個行業(yè),已經不正常了

不是未報,是時候未到。過去幾年,國內手機市場被過度開發(fā),品牌之間的大混戰(zhàn)并未造就良好循環(huán),催生出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國產品牌。相反,內耗、攻擊、詆毀成為國內手機圈的常態(tài)。在一連串的斗爭之后,只有生存者,卻沒有勝利者。

這就是當下急功近利的中國科技業(yè)現狀,在全球沒有強有力的品牌號召、沒有強有力的技術儲備、沒有眼光長遠的規(guī)劃與布局。結果國產廠商只能通過并購來獲得市場與技術,要么就是在號稱全球第一大市場的國內玩玩過家家,怎么也走不出去。這種現象導致國產廠商無法做大做強,變成像三星那樣的綜合性企業(yè)。他們缺乏遠見,只在乎眼前的利益。

手機能賺錢,那就去造手機吧。房地產能賺錢,那就去搞房地產吧。幾年后,這些手機廠商還是手機廠商,根本沒有培育出其他有潛力的業(yè)務來。在手機市場飽和并開始大洗牌的背景下,當然就是活不了就去死咯。即便手機行業(yè)已臭名昭著如此,還是不斷有廠商想要擠進來,實在不明白董小姐究竟是有怎樣的自信認為格力手機還能闖出一番天地,靠開機畫面嗎?

智能手機這個行業(yè),已經很不正常

在手機泛濫成災這件事上,我覺得我們媒體也有一定責任。媒體,本就是起到監(jiān)督市場的作用。然而一直以來大部分媒體對幾乎所有手機的評價就只有兩個字:

不錯。

仿佛就像是,全天下沒有“有錯”的手機一樣,但事實顯然不是這樣的。所有媒體齊唱贊歌,廠商們一見也都跟打了雞血一樣蜂擁而入。這時又有誰能為此擦下剎車呢?沒有。明知這個行業(yè)不太正常,我們卻假裝無視,這本身就是一種縱容。我甚至羞于跟別人提起自己有在做手機評測。

“嘿,你是做手機評測的吧。”

“你才是做手機評測的,你全家都是做手機評測的。”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