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車和Uber你最喜歡哪一個?
“我們在美國是盈利的,但在中國一年的虧損竟超過十億美元。”Uber的CEO Travis Kalanick在加拿大技術平臺Betakit的采訪中這樣說道。
Uber近日表示在過去的一年中因為同滴滴進行的“價格大戰(zhàn)”導致他們損失了十億美元,這背后的原因又是為何?滴滴方面又是如何回應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據(jù)公司行政主管稱,Uber去年一年在中國虧損高達十億美元。主要原因歸咎于與中國本土的競爭者滴滴快的進行的激烈價格戰(zhàn)。
Uber中國在上月公布,在最新一輪融資中籌資十多億美元后,公司估值現(xiàn)已超過八十億美元。但這一美國叫車軟件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在中國大陸竟然處于虧損狀態(tài)。
“我們在美國是盈利的,但在中國一年的虧損竟超過十億美元。”Uber的CEO Travis Kalanick在加拿大技術平臺Betakit的采訪中這樣說道。
“我們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只要是他所在的城市我們就無法盈利,而且他們還在竭盡全力收購市場份額。完全猝不及防。”
本周四,Uber的員工在郵件中確認了在中國一年虧損十億美元這一事實。
Uber和滴滴快的(由中國科技巨頭騰訊控股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作為主要投資方)在補貼費用方面花費巨大只為爭占市場份額,它們認為在未來中國將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交通最大的市場。
Uber中國在一封郵件中稱道,為了增加市場占有額,滴滴快的在補貼方面的花費是Uber的數(shù)倍。并補充道,Uber中國靠的是在其他地區(qū)的盈利運行。
滴滴快的如今是中國叫車軟件市場份額最大持有者,其公司的一位發(fā)言人曾表示,Uber對于本公司補貼花費的聲明并不屬實,而且公司受益于其更大的市場占有額。
滴滴快的的發(fā)言人在郵件中表示:“小規(guī)模的競爭者不得不增加補貼以彌補司機數(shù)量以及用戶網(wǎng)絡的不足。”他還補充,滴滴快的目前已在中國超過400座城市運行,且在過半數(shù)的城市中已超過收支平衡點。
今年一月,Kalanick曾表示,在這樣的價格戰(zhàn)中,誰投入更多誰就能獲勝,并且Uber旨在通過更有效的支出部署來打敗滴滴快的。如今,Uber在中國40多座城市運行,并計劃在今年末普及100座城市。
“比起籌資,其實我更喜歡靠自己的收入運行。”在Betakit的采訪中Kalanick這樣說道,“但如果我不參與到這一融資戰(zhàn)中,我將被不斷購買其他市場份額的競爭者們擠出這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