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探索宇宙的征途中,小行星作為潛在的寶藏,正逐漸揭開其神秘的面紗。盡管我們無法確切知曉云天明贈予程心的那顆虛構星辰的估價,但現(xiàn)實世界中,小行星的價值正通過對其潛在開采效益的評估而逐漸顯現(xiàn)。
若要對一顆金屬豐富的小行星進行開采,首要任務是對其上的金屬進行分類。這些金屬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價值連城的貴金屬,如鉑族金屬中的銠、釕、鈀、鋨、銥和鉑,它們在地球上的年開采量極為有限,價格昂貴,每克價格甚至可達數(shù)千元;另一類則是相對廉價的基礎金屬,如鐵、鎂、鋁和硅等,這些金屬在太空中的就地利用更為經濟,而非運回地球。
在貴金屬方面,M-型小行星曾被視為純金屬塊的代名詞,其鉑族金屬含量被認為極高。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這些小行星可能由金屬和硅酸鹽混合而成。盡管如此,鉑族金屬的含量仍然十分可觀。通過對鐵隕石的研究,科學家發(fā)現(xiàn),這些隕石中鉑族金屬的濃度普遍高于地球礦床。因此,如何以低成本從小行星中提取并運回這些貴金屬,成為了未來太空探索的新方向。
除了貴金屬外,小行星上的基礎金屬同樣具有極高的價值。這些金屬作為太空建設的基礎材料,對于建造太陽能板、空間站以及外星基地等至關重要。盡管這些金屬多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需要經過一系列處理才能使用,但隨著技術和時機的成熟,就地取材將成為最佳選擇。更值得注意的是,小行星帶的可采礦量遠大于內太陽系的其他天體,如谷神星的可開采礦儲量就遠超火星、水星和月球的總和。
然而,以當前的技術水平,對小行星帶進行開采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盡管如此,科學家們已經開始對一些近地小行星進行實地探測,如日本的“隼鳥號”和“隼鳥2號”任務,以及美國的“貝努”小行星采樣任務。中國也計劃于2025年發(fā)射“天問二號”,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進行采樣返回任務。
這些太空任務不僅具有科學研究的意義,同時也是對小行星資源探測和相關技術的初步驗證。由于小行星質量小、引力弱,航天器需要高精度的導航和軌道控制技術。再加上復雜的采樣操作,這些都對現(xiàn)階段的航天工程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但隨著人類工程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挑戰(zhàn)終將被克服。
未來,隨著技術的突破,谷神星、灶神星以及那些富含高價值資源的M-型小行星,勢將成為各國競相角逐的太空目標。小行星采礦將成為人類探索宇宙的新篇章,為人類的太空夢想增添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