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掠奪者刀鋒500評測:十代酷睿不能再完美的輕薄電競本!

   時間:2020-10-27 15:07:55 來源:互聯(lián)網編輯:星輝 發(fā)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一直夢想擁有一臺好看、耐用還不貴,能堪稱“完美”的電競本。它一定不會太厚重,能讓我每天樂于把它放進背包里,輕松行走兩公里到地鐵站。屏幕色彩要準確、刷新率也要高,工作修圖無偏差,玩游戲的時候可以幫我輕松“爆頭”。最關鍵的是,它一定要有一塊性能超強的英特爾酷睿CPU ,能讓我感受一下什么才是擁有高主頻、多線程的“滿血版”游戲,不再留任何遺憾。

經過一番對比和測試,最終我的目標鎖定掠奪者刀鋒500。在我看來,這款產品在其性能發(fā)揮和輕薄便攜性上已經做到了目前最優(yōu)的平衡,可以說是輕薄電競本的“完美之作”。

起初,刀鋒500輕薄的全金屬機身設計就給到了我50%的好感,它厚度不超過18mm,重量約2kg左右,身形和我之前用過的輕薄商務本差不多,在便攜性上非常OK。而剩下50%的好感度就來源于它內部的硬件配置——十代i7八核處理器、RTX 2070 SUPER™ 搭載Max-Q設計的8GB 獨顯、300Hz刷新率屏幕,妥妥旗艦級配置,最高畫質暢玩時下主流游戲大作無任何壓力。

測試機配置參數:

京東自營購買鏈接:https://item.jd.com/100013952230.html#crumb-wrap

價格當然是最終決定入手的最關鍵因素,想一想以前隨便買臺標壓處理器的Macbook Pro都要1.8~1.9萬元,而同樣很輕薄但在硬件性能各方秒吊打前者的它才1.5萬元,這就是Windows筆記本最大的魅力所在吧。

十代酷睿i7八核處理器,連續(xù)20次多核跑分測試:

連續(xù)基礎測試軟件跑分的目的,一是模擬真實辦公場景看其性能表現(xiàn),二是看其在持續(xù)高壓工作的狀態(tài)下的硬件性能穩(wěn)定性如何。

↑墊高筆記本,室溫26.4°C,開啟Turbo

經常跑分的同學應該都了解,其它電競本i7-10875H的單次跑分成績普遍在1400左右,而刀鋒500的20次平均多核跑分卻達到1670cb。超越同級電競本的發(fā)揮,說明刀鋒500一是性能調教比較狂野,PL2達到了115W,二在于其散熱系統(tǒng)確實出色,能將CPU實際功耗穩(wěn)壓至75W以上。此外,i7-10875H的高頻可以達到5.1Hz,最新高達8核芯的英特爾酷睿 i7-10875H,高主頻,高勝率。高主頻對于游戲的流暢度影響,遠大于多核心。

加持TVB黑科技,基于電腦溫度動態(tài)調整CPU主頻,超跑級動力加速。英特爾睿頻加速Max 3.0技術智能動態(tài)提升性能 ;升級版Intel Dynamic Tuning技術優(yōu)化電腦性能,澎湃動力,隨芯而至。

購買建議:

1.升級硬盤。

原機配備的是1TB容量的M.2固態(tài)硬盤,對于游戲比較多的用戶而言容量稍顯吃緊,不過好在該機有兩個M.2插槽,支持Raid 0。后期游戲多了可以另購一條M.2接口的固態(tài)硬盤來擴充容量。

抱著筆記本玩3A也不用再是“習武之人”

刀鋒500采用全金屬銳薄機身,機身配色是掠奪者家族既具有辨識度的“高級藍”配色。

它出色的便攜性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給我?guī)砹艘韵氯c體驗:

機身厚度17.9mm(與手指厚度相當),放進背包幾乎不占地方。

重量約2kg,單手可持

微邊框屏幕設計,機身大小相當于普通14英寸筆記本,大多數雙肩背包都能裝下它。

300Hz+3ms屏幕,新手也能槍槍爆頭了

玩游戲菜老被別人虐不一定是自身的問題,還可能是自己的裝備太辣雞,在硬件層面就被對手秒殺了。退一萬步來講,即使自己真的天資不夠強,也能用先進的裝備來湊一湊。

玩競級游戲最注重什么?當然是屏幕要看得清敵人,然后屏幕畫面還要足夠流暢,能讓我快速選定敵人并第一時間揮舞重拳。

掠奪者刀鋒500的屏幕就非常值得仔細說一說了。它采用了15.6英寸,微邊框設計,100%色域,300Hz刷新率,支持G-SYNC的屏幕。

單從指標上來看就是一塊非常完美而無遺憾的屏幕,不管是辦公修圖、做視頻還是玩各種游戲都能非常完美地應對。

↑100% sRGB。色彩飽滿而細膩

300Hz高刷新率真的無用武之處嘛?

實測證明,在2070Super Max-Q顯卡的刀鋒500運行《CS:GO》、《守望先鋒》這類游戲時,游戲幀數接近于300FPS,可以很大程度上發(fā)揮這塊300Hz屏幕的全部實力。

↑《CS:GO》高畫質,DUST2,游戲幀數300FPS+

↑《守望先鋒》高畫質1080P,艾興瓦爾德,游戲幀數240FPS+

那么從體驗上來講,300Hz屏幕究竟與傳統(tǒng)60Hz屏幕又有什么不同呢?從NVIDIA官方此前的測試來看主要針對三個常見的電競痛點進行了補足:

1.提升畫面流暢度,更易跟蹤對手行蹤

C:\Users\TB\Desktop\ecd25c89117d7b05de76109b75a9b15.jpg

2.減少畫面重影,避免注意力被分散

3.降低系統(tǒng)延遲,畫面更新更及時

C:\Users\TB\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2397d53affdc66d93d813ae80d41b07.jpg

↑60Hz對比144Hz、240Hz

高端電競屏幕常見的240Hz進行的演示,就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屏幕帶來的各種瓶頸。那么擁有更高階的300Hz刷新率屏幕的刀鋒500就是在百尺竿頭更進了一步。

我在《CS:GO》中模擬了一個簡單的場景,通過打開狙擊槍瞄準鏡并快速移動鼠標來觀察遠處物體運動軌跡。測試發(fā)現(xiàn),在60Hz刷新率之下,狙擊鏡中的物體出現(xiàn)了大量的模糊情況,會給人虛無縹緲不好瞄準的感覺。而300Hz屏幕中的物體就清晰可見,如果我反應足夠快,那么這一槍應該是可以爆頭的。

另外,刀鋒500還支持NVIDIA G-SYNC技術,這個技術保證了這塊300HZ超高刷新率的屏幕不會出現(xiàn)畫面撕裂。

↑刀鋒500,高畫質《戰(zhàn)地5》,64人網戰(zhàn),游戲幀數135FPS

↑刀鋒500,高畫質1080P《絕地求生》,游戲幀數138FPS

游戲實測結果:

試玩了一整天,沒想到它還是那么清涼

終于該說到散熱了,由于它的表現(xiàn)真的十分出色,實際烤機表現(xiàn)甚至吊打了許多比它厚很多的筆記本,這也是我獨愛刀鋒500的關鍵原因所在。

刀鋒500搭載的是4代3D刀鋒速冷金屬風扇 ,0.1mm至薄金屬葉片,散熱系統(tǒng)中還包括3個散熱風扇以及5個純銅導熱管。

由于機身背面進風口面級較上帶有所減小,因此依然推薦在玩游戲的時候稍微墊起機身,增加機身背面進風量。

值得一提的是,刀鋒500的機身尚依然擁有“Turbo”一鍵超頻按鍵。實測一鍵Turbo功能不只是調整風扇至最大功率用來加強散熱,而且還通過對硬件性能進行深度調教來發(fā)揮筆記本最佳性能。

↑按下“Turbo”鍵后,PredatorSense控制臺會自動開啟GPU超頻功能

Turbo off:

FPU(CPU)單烤20min:

CPU功耗65W+,全核頻率3.4GHz左右。

FPU+Furmark(CPU+GPU)雙烤20min:

CPU功耗35W,全核睿頻2.5GHz。

GPU功耗80W左右。

Turbo on:

FPU(CPU)單烤20min:

CPU功耗75W+,CPU全核頻率3.6GHz左右。

FPU+Furmark(CPU+GPU)雙烤20min:

CPU功耗45W+,CPU全核頻率2.8GHz左右

GPU功耗90W+。

通過上述烤機結果來看,簡單來說,當我們關閉Turbo模式時就相當于刀鋒500是默認開啟了“安靜模式”,電腦發(fā)熱量、噪音都處于較小值(人位噪音約為40分貝,相當于安靜的辦公室),此時性能表現(xiàn)較為均衡。

而開啟Turbo后,雖然風扇噪音會略微增加(人位噪音約等于60分貝,相當于普通人說話交流的響度),但卻能穩(wěn)定發(fā)揮出碾壓同級其它產品的超強性能實力!

外觀細節(jié)介紹

最后再聊聊掠奪者刀鋒500的外觀細節(jié)。

其整個機身由金屬打造,A面非常簡約,只有一個會發(fā)光的掠奪者LOGO,顯得十分低調,所以就算是辦公用也沒什么不妥。

↑單鍵獨立RGB幻彩燈效

RGB鍵盤燈效可以按需定制調節(jié),B面也是采用了高透鍵帽,磨砂材質,摸著滿滿都是人民幣的質感。旁邊的小伙伴都快被我晃暈了:

↑RGB鍵盤GIF

↑可定制RGB光效GIF

↑鉆石切割鍵帽

機身非常輕薄,透過光就可以在B面觀察到3個四代刀鋒速冷風扇。

總結:

總體來說,掠奪者刀鋒500憑借四代刀鋒速冷風扇,在散熱性能上發(fā)揮出同級其它產品你難以超越的素質,十代酷睿i7以及發(fā)燒級顯卡以及一系列技術的加持,可以讓它流暢運行光追游戲和3A大作。其外觀炫酷深沉,但身形依舊輕薄,超強的便攜性是其他電競本無法比擬的。300Hz高刷新率、高響應時間的屏幕,可以讓玩家體驗流暢的游戲畫面,超窄邊框和高色域,掠奪者刀鋒500樣樣不少??梢哉f掠奪者刀鋒500是在其價位段內最能打的產品之一了,非常推薦像我一樣比較看重筆記本便攜性的游戲愛好者選擇(手中的Mac突然就不香了)。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English Version